當下,一部《舌尖上的中國》風靡全球。有人說:這是一部借美味宣泄文化與情感的宣傳片,在中國似乎沒有哪一部紀錄片如此牽動人心、令人神往。《舌尖上的泉城》無法托起這樣的大義,舌尖之“食”卻同樣“意味”深長。“食”承載了濟南繁榮之重。看似小小“口舌”卻牽動了一個城市經濟的神經。在濟南,大大小小的從“食”業戶竟然有近十萬之多,納業人數達數十萬之眾,創造產值近2000億,真是令人咋舌。不由想起那句“憑三寸不爛之舌調動千軍萬馬”,用在此處,別有一番味道。“食”浸潤了濟南人的實誠。一碗甜沫、一個油旋、一頓大包,一通大蔥蘸醬……無不透著泉城人那股豪爽、痛快、仗義。有客自遠方來,通常在正襟危坐的用餐之後,仍覺不能達意,一聲招呼“咱們再吃烤串去”,令南來北往的外地人頓覺豪情滿懷,酒酣耳熱之際兄弟之情已難於言表。“食”透著濟南人的良心。有人把“食”字拆為“良”和“人”,寓為好人成“食”。一個志於食品事業的投資者選擇一個地兒建功立業,首要考慮的一定是那個地方的人情善惡。身為齊魯之邦、孔孟之鄉的山東人,濟南人的誠實大氣那是遠近出了名的,好人、好水,吸引著一個又一個食品大鱷集聚此地投資興業。濟陽、章丘的品牌食品遠銷全國,堪稱食品之城。“食”也讓泉城的聲名遠播。一條芙蓉小吃街每天人流穿梭,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來濟南不到芙蓉街,就好像沒到過泉城。章丘的大蔥成為北方人宴席間的最愛,一到產蔥時節,遠方的親朋好友那可是翹首以盼啊。還有商河的大蒜、濟陽的“硒”瓜、槐蔭的元蔥……濟南的名字在人們品嘗美味的舌間被不停傳誦。
在我們泉城人的舌尖上挑起的不單單是一個“食”字,還有泉城人的信譽和情義,這是我們的臉面。保護好這張臉面,需要負有監管責任的政府部門真正履職盡責,保衛好每一張餐桌,有膽敢制售假劣食品者露頭必打;也需要每一位泉城人當好食品安全的守護者,自覺抵制、舉報不良食品,讓劣“食”無處可藏;更需要泉城每一家食品經營者保持誠實守信的本分,決不做昧良心、傷天理的事。唯有如此,泉城人才能立起尚德守信的“食”字招牌,才能不負好客天下的盛名美譽。
捍衛舌尖上的安全,泉城人責無旁貸! (原標題:捍衛舌尖上的安全)
- Jun 21 Sat 2014 07:04
捍衛舌尖上的安全
留言列表